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相信有接觸過鑽石的朋友都聽過鑽石的「4C」,也就是鑽石的淨度(Clarity)、色澤(Colour)、切工(Cut)、克拉(Carat)這4個指標,其中淨度、色澤、克拉與裸石本身條件關係密切,在GIA的鑽石證書中都明確的等級畫分,而切工則是唯一一項完全人為影響的因素,也是影響鑽石呈現最重要的因素。
大多數人通常會把鑽石形狀誤以為是鑽石切工,事實上,形狀與切工完全不一樣。
鑽石的形狀(Shape)指的是鑽石正面朝上時,俯視角度下看到的鑽石輪廓。一般常見的鑽石切割形狀為圓形、三角形、心形、橢圓形、梨形、馬眼形、枕墊形等。
鑽石切工(Cutting)則是指鑽石刻面角度與光線的相互作用。我們知道光線透過三稜鏡會將光線折射,鑽石表面上細緻的切面正是讓其光芒勝放的功臣,在折射光線的相互影響下,就會產生鑽石的亮光、火光及閃光。而鑽石切工等級的高低是由其對稱比例(symmetry)及拋光(polish)所決定。
明亮式切割是最受歡迎的刻面。它由三角形或鳶形刻面組成,將光芒或光線折射最優化。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具有 57 至 58 個刻面,是最閃亮的鑽石切割方式。
1919年,數學家馬塞爾發現鑽石的切工太深或太淺,光線都會從側面或底部散出,導致鑽石變得沒那麼亮,他通過計算,並考慮了鑽石的亮度等因素,開創了明亮式切割,這種切割方法可以最好的展現鑽石耀眼的一面。
明亮式切割是現在大家最常見到的切割方式,被廣泛運用於各種造型的鑽石上,不管是主石、配石,不管任何風格都能夠完美駕馭。
(圖為1克拉客定款項鍊,如欲訂製請洽客服)
此切割因與祖母綠的造型切割相仿而得名,是由梯形刻面組成,與鑽石的鑽腰呈平行狀,仿如階梯。
祖母綠式的切工是非常直線的切法,切面比起一般圓形明亮式切割的圓鑽57-58面少了許多,在大面裁切的手法下會保有較多原鑽的樣貌、彰顯裸鑽紋理的特性。因此對於鑽石的顏色及淨度要求更高,這種特殊的切面也顯得特別的復古迷人。
祖母綠式切割俐落的線條風格從以前至今都深受歡迎,歐洲皇室許多珠寶配飾都選用祖母綠式切割,在珠寶飾品上呈現的氣質低調、幹練又不遮掩其光芒,若您喜歡較簡約、率性風格的飾品,不妨參考看看階梯式切割吧!
(圖為客定款婚戒,如預訂製請洽客服)
在鑽石歷史中,玫瑰切工是較早發現的切割方法, 據傳玫瑰式切割的靈感來自歐洲教堂的玫瑰花窗,這種切割有著完美的對稱性,外表由三角形刻面組成,整體看上去呈現玫瑰花蕾狀,每個切面彷若一片片花瓣層層包裹。從鑽石底部看,會呈現如教堂的彩繪玻璃般絢麗的圖像,看上去十分復古莊嚴,有有著瑰麗的美感。
玫瑰式切割是文藝復興時期當時歐洲最流行的切割手法,這種切割手法能很好的保護鑽石,雖近看不如明亮式切割閃耀,在距離拉遠後,卻能呈現更耀眼的效果,是非常考驗切割師傅工藝的一種呈現方式。如果您對復古的元素十分著迷,玫瑰式切割絕對是您不可錯過的一款經典切割手法。
鑽石切割技術從1313年發展至今橫跨7個世紀之久,除了上述介紹的3種較廣為人知的切割方式以外,其中還有如馬札然切割、老曠式切割、古典歐洲式切割等,都是鑽石切工技術的里程碑。
上文的介紹僅是市面上較為流通的型式,鑽石的切割型式千變萬化,只要是「最適合」這顆鑽石的呈現型式就是最好的方式,這也是對品牌審美與工匠技藝的一大考驗。隨著如今科技與技術的進步,有的品牌也結合了不同的切割方式,呈現鑽石不同風格的樣貌。
而hexagon則是利用不同切割方式的鑽石排列設計,希望在作品中可以呈現不同切工技法的鑽石,使其相互交映,打造專屬於hexagon、獨一無二的設計風格